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,“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”,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,也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组织保证。沙坡头区着眼于选准用顺干部、干部作风建设、社会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。 一、着眼选准用顺干部,在精准识别上主动作为。把领导班子、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,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紧紧围绕事业发展、职能转变,“三识别”突出“五个注重”、“两个倾斜”,选准用顺干部、配优配强班子,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。全方位发现识别。注重从日常工作、走访干部群众中考察了解干部,通过年度考核、平时考核、谈心谈话、民主生活会、中心工作等观察干部,从普通干部群众和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。一时一事识别。注重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,在脱贫攻坚、招商引资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重难点项目工作中跟踪识别,详细了解干部在急难险重中的具体表现。并为204人建立一线实绩考核档案,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。2017年以来,共提拔重用基层、急难险重岗位年轻干部25名。全部历史识别。坚持做到干部档案“凡提必审”、信访举报“凡提必查”、纪检监察机关“凡提必听”,2017年审核干部档案56人次,有效实现了全程甄别干部德才表现。 二、着眼干部作风建设,在严管厚爱上主动作为。一是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。敢于“唯才是举”,打破论资排辈,对敢于担当、履职尽责、实绩突出、考核优秀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。2016年以来,直接提拔7名年轻乡镇副镇长任乡镇长或人大主席、6名乡镇副镇长任党委副书记,调任3名事业副科级干部任乡镇党委副书记,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。二是浇灭懒政惰政的气焰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综合分析研判,探索实施末位淘汰制,向不守规矩、不干实事的干部亮剑,对不作为、不适岗干部亮明标准、划定底线。2016年以来,先后对9名领导干部进行降职、免职、调整、改任非领导职务,真正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从政环境。三是探索务实管用的考核。制定了《党政机关镇(乡)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》《沙坡头区乡(镇)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实施意见》,对乡镇、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工作实绩考核、干部群众评议、区领导评价“一考双评”;对其他科级干部实行效能目标考核、干部群众民主测评、领导评价、组织部门评价“一考三评”;对乡镇一般干部(站所干部)实行述职述责述廉、工作实绩评价、领导评价、测评评议“一述三评”,创新乡镇干部绩效管理考核,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,产生了良好的正向激励效果。 三、着眼社会发展需要,在培育干部上主动作为。着眼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层级、不同岗位、不同职务,“三阶段”递进式在基层一线培养后备干部、年轻干部、少数民族干部、党外干部。第一阶段,有周期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乡镇组织干事、宣传干事、综治干事及机关部门各岗位进行轮岗初步锻炼,熟悉了解工作岗位,积累多个岗位工作经验。第二阶段,针对性的安排年轻干部开展包村、包工锻炼,深入参与到精准扶贫、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,择优安排年轻干部与老干部组成攻坚工作小组,在急难险重工作中锻炼成长。第三阶段,根据多岗位锻炼成长情况,逐步安排年轻干部担任党政办公室、民生中心、综治中心负责人等中层职务,列为后备干部,再逐步择优提拔担任区直机关、乡镇班子副职,进一步促进了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。 |